焦慮的爸媽們是不是經常覺得,孩子玩玩具總是三心二意,滿屋子都是四散的玩具,沒幾分鐘就換一個新目標;故事才剛講完一頁,他就跑走做別的事;作業寫沒幾個字,就開始喊累喊煩作業寫不完……
別擔心,其實這都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很正常的現象!
孩子的「持續性注意力」,會隨著年齡慢慢發展,當你發現孩子坐不住時,不是他故意不聽話,而是他的大腦還在學習如何專注。
先了解孩子當下的精神狀態、生理需求、環境複雜度、孩子的行為動機,掌握引導技巧,就能幫助你和孩子順利訓練「持續性注意力」喔~
精神狀態要『剛剛好』
太亢奮?先動一動,才坐得住
太疲倦?先開機暖身,再專心動作
如果孩子太躁動,就透過簡單的運動把多餘的精力消耗掉,如果孩子看起來昏昏欲睡,可以讓他原地旋轉或跳高高,幫孩子「打開專注的開關」,就能讓他更專心。
生理狀態要『穩定』
孩子在生病或是肚子餓、環境溫度濕度過高/過低導致不舒服時,都會讓注意力下降
環境維持要『單純』
移除周邊干擾物,像是把電視關掉、手機收起來、不玩的玩具收起來、保持桌面清爽、讓孩子一次只面對一件任務,都能夠幫助孩子更加專注在活動任務中
任務挑戰要『剛剛好』
適度的挑戰能提升孩子繼續下去的興趣並願意努力去完成,能夠幫助他更加投入、專注在活動中
玩遊戲要『計時』
讓孩子知道「我們要在這個時間內完成這件事」,可以使用沙漏、鬧鐘協助,讓他對時間有更具體的概念,也更願意投入
好消息是,專注力也是可以慢慢培養的!
透過日常一些簡單的小遊戲和生活習慣,幫助孩子在玩樂中自然地提升專注力。
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,培養專注力需要時間和耐心,從生活中的小細節著手,陪伴孩子一步步地練習!
讓我們一起用更溫柔、更有趣的方式,陪伴孩子慢慢長大!








